對消費領域的物聯網商業模式來說,電子商務已經變得越來越流行。
用一支牙刷舉例(聽上去可能很簡單),它能給你展示當技術(軟件、連接性或數據)被視為產品的一項功能時,它就很難為產品制造商帶來重大改變;讓產品向開發者的外部創新開放,這能夠創造出一種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;而電商公司并不將設備視為利潤來源,而是獲取用戶成本的組成部分,并作為獲取用戶以及跟他們進行互動的載體(在這方面,Amazon Echo 智能音響和小米手機并無不同)。
從廣義上講,一個 商業模式 描述的是一個組織如何創造、交付和獲取價值的基本原理。 我們將之總結成一個問題,即一個組織如何創造出可持續的競爭優勢(難以被競爭對手復制的進入壁壘)。
這其實比聽起來的要簡單。 以牙刷制造商歐樂 B(Oral-B)為例。 歐樂 B 通過改善用戶的牙齒健康來創建價值,這種價值是通過一支牙刷交付給用戶的, 而價值獲取則由零售渠道的牙刷銷售來完成。把產品呈現到盡可能多的購物者眼前,這種能力是極為重要的。 因此,到達零售商店貨架的通道成為關鍵的競爭優勢。
我們可以利用技術制造出更好的牙刷嗎? 當然可以!讓我們制造支持藍牙連接的牙刷,并附帶相應的智能手機應用。 現在,“智能” 牙刷幫助歐樂 B 在維持牙齒健康方面擁有了更好的表現, 其辦法是“聚焦、追蹤、 激勵和傳感”
牙刷變得更智能了,但商業模式卻沒有。 聯網產品理應為消費者創造更多的價值,但商業模式的所有其他元素仍然一成不變。價值仍通過一支牙刷來交付,制造商仍然通過零售渠道的銷售來獲取價值;能否被擺上零售商店的貨架仍然是關鍵的競爭優勢。 這里面沒有太多的商業模式創新。
我們能否讓這種商業模式更進一步呢? 來看看 Beam Dental。 這家公司的總部設在俄亥俄州,他們提供了一款聯網牙刷產品,它附帶了牙科保險以及一項訂閱服務(牙線、牙膏和刷頭,每三個月發一次貨,直接送到你的家門口)。
這種經常性服務通過超越一次性銷售的商業模式,在“ 牙刷市場”之外 賺到了錢。 牙刷本身成為用戶獲取成本的組成部分,而這些用戶屬于利潤更豐厚的牙科保險和牙科耗材市場。
Beam 徹底重構“聯網牙刷”的商業模式。 價值的創造變得更加全面,包含了牙齒健康的方方面面。價值通過牙科保險和耗材供應服務進行交付。 公司通過銷售保險和耗材賺到了錢,完成了價值的獲取。 牙刷和應用程序是消費者接觸點的“漏斗頂部”,讓 Beam 能夠吸引新的用戶并跟他們進行互動。
值得注意的是,Beam 并沒有真正跟牙刷制造商(比如歐樂 B)形成競爭關系。 相反,該公司的競爭對手在牙科保險市場,它憑借牙刷和應用收集的用戶數據,獲得了決定性的競爭優勢。這些數據幫助 Beam 優化了保費,以傳統保險公司難以企及的價格提供保險服務。